BOB外围

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 - 数据中心证券之星-提炼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BOB外围来源:BOB外围    发布时间:2025-11-22 03:51:11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入股辉星动力及墨的智能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

  凯迪股份(605288)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Q3实现营业收入9.26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9.6%;其中2025Q3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0.1%,环比-3.9%;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115.6%,环比-117.8%。 投资要点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受期间费用增加及汇兑损失影响 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受海运费及关税影响小幅下降。2025Q1-Q3公司实现盈利收入9.26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9.6%;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68.2%。单季度看,2025Q3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0.1%,环比-3.9%;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115.6%,环比-117.8%;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126.3%,环比-135.0%,主要受管理费用增加及汇兑损失导致。2025Q3公司毛利率为22.6%,同比-0.3pct,环比-0.1pct,主要受海运费、关税上升影响。 管理费用及汇兑损失导致利润下滑。2025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9.9%,同环比+4.9/+3.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0.1/+1.3/+0.9/+2.6pct,环比-1.5/+0.7/+0.3/+3.6pct。2025年三季度单季公司期间费用增加,主要为管理费用增加,叠加欧元、美元汇率下降造成汇兑损失,导致利润下降。 立足智能线性驱动行业,积极拓展经营事物的规模 重构办公家具新场景,推出多款全新智能驱动解决方案。公司于9月在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上发布全新的智能升降桌、多媒体沙发系统、功能床等系列新产品解决方案。其中新的智能升降桌方案可实现工位灵活调整等功能,增加使用场景。智能家具方面,相比同类型产品提升智能交互与舒适性。积极研发工业电动推杆,加速取代传统气动、液压推杆产品。公司研制的工业电动推杆产品,支持精准、智能化位置调节,可快速响应高度、倾斜角度等多种功能需求,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产品可应用于光伏、农业、工程机械等应用场景,实现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最大化光能捕获效率、降低安装维护难度等目的,有望加速取代传统气动、液压推杆产品。垂直一体化生产研发能力强,积极探索机器人、低空等新领域。公司产品60%的零部件为自制,电机、电控、注塑、精密加工产品均可独立销售。依托强大的研发整合能力,公司已立项开发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等可应用于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部件。 投资辉星动力及墨的智能,加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公司围绕机器人业务,在核心部件研发测试及战略投资方面加速布局。今年7月公司认购辉星动力10%股权,布局新型减速器。辉星动力主要聚焦于电机电控、AI应用软件开发、齿轮及齿轮减速变速箱制造等业务。其核心团队创始人郑元芳博士是美国双足机器人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曾担任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技术事务副会长,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拥有多年经验。郑博士于1986年研制出美国首台双足行走机器人CURBi,并于2017年发明了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的新型减速器,荣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年度创新者奖。同月公司认购墨的智能16%的股权,逐渐增强了在电机电控及一体化关节领域的技术能力。凭借公司及其子公司在电机与减速器方面深厚的研发积累,未来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关节这一关键领域。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是14.0/15.6/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9/1.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0.9/73.8/54.3。公司技术实力丰沛雄厚,且积极布局新型减速器及机器人关节,后续有望在市场端有所突破,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拓展没有到达预期,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地理政治学风险。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公布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线性驱动领先企业有望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凯迪股份(605288)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70.62万股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6.88元/股。股票激励计划选取归母净利润作为业绩考核目标,要求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每年同比+6%,对应2025-2027年目标实现归母净利润0.92/0.97/1.03亿元。 投资要点 深耕线性驱动三十余载,全球化布局成果显著 专注线性驱动三十余年,拓展多线年成立至今一直从事线性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产的直线驱动器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沙发、按摩椅、医疗床、升降办公桌、汽车配件等领域。2003年公司推出沙发推杆产品;2008年推出办公台推杆产品;2010年,公司正式迈出了其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通过在美国设立办事处进军国际市场。2013年,公司在美国成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巩固北美市场地位。2016年,企业成立欧洲凯迪,为公司在欧洲市场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企业成立越南凯迪并设立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目前公司在越南、北美均有产能,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销售额约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7.5-8%。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公司已成为线性驱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沙发电动推杆产品达到了30%以上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逐步稳定。公司2021-2024年分别实现盈利收入17.2/11.7/12.3/13.4亿元,同比+35.1%/-31.8%/+5.3%/+8.2%,下游需求逐步回暖。毛利率方面,公司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是20.9%/18.9%/25.4%/22.8%,趋于稳定。盈利方面,公司2021-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0.5/1.1/0.9亿元,同比-32.4%/-58.3%/+121.4%/-19.4%,2024年归母净利润承压主要系1)海外工厂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推高经营成本,2)出海运费增长以及关税影响。 线性驱动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线性驱动作为智能化场景的核心执行部件,正随着全球消费升级、老龄化深化及智能终端技术迭代,加速向多领域渗透。2023年全球线性驱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19亿元,YoY+5.9%,我国线%。 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家居领域产品类型众多,包括电动沙发、遮阳帘、电动床、按摩椅、厨房类电动升降产品、电动升降桌椅等各类家具。居家环境升级需求日渐增长,居民开始追求多功能、智能化、个性化的终端产品,线性驱动系统需求持续扩张。Marketsand Markets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84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389亿美元,2022-2026年CAGR为10.4%。其中,电动沙发行业正处于从功能化向智能化场景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线性驱动系统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智慧办公领域:基本的产品是可升降办公桌。全球智慧办公产品的整体渗透率在不断的提高,但仍处于偏低阶段,法律、工会组织正推动了升降办公桌等智慧办公产品由可选消费品逐渐转向必须消费品,线性驱动产品在智慧办公领域的应用将迎来新一轮增长。2024年全球可升降办公桌所应用线性驱动产品的市场规模大约为240亿元,2021-2024年CAGR约为18.2%。目前国内可升降办公桌商品市场尚处于市场开拓期,2024年国内可升降办公桌所应用线性驱动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4亿元,2021-2024年CAGR约为22.4%。 汽车零部件领域:汽车电动尾门作为提升车辆智能化与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重要配置。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供应链技术成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GlobaI InfoResearch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尾门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16.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2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 线性驱动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主要市场被海外企业占据。线性驱动系统最初发源于欧洲,丹麦和德国有全球领先的线年,全球线性驱动市场前六名分别为力纳克、德沃康、迪摩讯、捷昌驱动、凯迪股份以及乐歌股份,市占率分别为31%/31%/13%/12%/8%/1%。海外品牌在工业领域占据较大优势,国产品牌在生产能力、定制化、客户响应方面具备优势,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汽车电动尾门渗透率持续上市,成为公司收入增长新动能 电动尾门重要性逐步凸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系统由撑杆、ECU、自吸锁、脚踢、支架以及气动弹簧等部件组成。汽车电动尾门系统是驾乘者通过按动车辆尾门开关键、遥控车钥匙或在尾门相应区域使用人体感应操作,控制尾门开闭的装置,具备智能防夹、高度记忆等功能和操控便捷、实用性强等优点。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科技配置属性偏好增强,电动尾门产品正逐渐从高端豪华向平民化过渡,进入整车标配转型的关键期。据统计,2019至2023年我国电动尾门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34.15%,估计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96.3亿元。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方面,国内前装市场主要企业包括博泽、斯泰必鲁斯、爱德夏、麦格纳、海德世等外资企业和凯程精密(凯迪股份子公司),其余本土化的企业以后装市场为主。 公司电动尾门业务迅速增加,客户资源优质。2014年公司开始推出汽车尾门推杆产品,目前下游客户包括奇瑞、小鹏、本田等头部主机厂。2017-2019年公司电动尾门驱动系统收入分别是3038.4/2091.9/4110.5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3%,主要系前装市场客户逐步放量。公司2017-2019年电动尾门系统每套单价分别为900.8/935.5/772.2元,前装市场客户放量导致产品单价有所下探。 研发实力深厚,核心产品与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技术同源 公司发布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有效地将员工和公司利益结合。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70.62万股的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1%。其中,首次授予不超过56.52万股,预留授予不超过14.10万股,授予价格为26.88元/股。公司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选取归母净利润作为业绩考核目标,要求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每年同比+6%,对应2025-2027年目标实现归母净利润0.92/0.97/1.03亿元。本次股权激励共产生1489.3万元待摊销费用,对应2025-2028年需要摊销564.7/620.5/242.0/62.1万元费用。此次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赋予公司增长动能。 线性驱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研发实力深厚。目前,凯迪股份的全球在职员工已超3000人,公司组建了包括电子、电气、软件、机械等专业工程师在内300人以上的开发团队。企业具有“滚珠丝杆式电动推杆”,“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一种电机减速机构及电机”等技术专利,深度掌握电机、减速器、电动推杆等线性驱动系统核心技术。截止2024年,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283项、外观专利145项。 线性驱动系统核心零部件高度自制,逐步向机器人产业拓展。线性驱动器主要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弹簧、外壳及涡轮、微动控制开关等组成,与开关电源、控制器或面板一起组成线性驱动系统(电动调节系统)。公司具备线性驱动器“模具开发-注塑-加工-制造-组装-检测”一体的强大柔性化制造体系,电机、丝杠、蜗杆、控制器等线性驱动系统核心零部件均可自制,掌握齿轮检测、平衡测试等检测技术。并且线性驱动器产品和机器人线性关节工作原理相同,均是通过丝杠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用。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及产品可拓展性,公司逐步向工程部件、机器人产业拓展。凭借强大研发技术实力赋能,以及多年来在线性驱动器方面的经验积累,叠加自身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领先企业,走出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是15.2/17.2/1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6/32.7/26.1。线性驱动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公司技术实力丰沛雄厚,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股权激励效果没有到达预期,新业务拓展没有到达预期,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地理政治学风险。